导入数据...

师德师风举报    |     科普基地                                                                                                   学院官方微博     |        院分团委微博

 
文新学院特邀西方著名汉学家冯铁来院讲学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05-18
  查看:
  来源:

4月24日下午,“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系列讲座之中外文化交流篇??“中外文学翻译中的转译问题”在1220开讲,我院特邀瑞士籍西方著名汉学家、欧洲汉学研究委员会委员冯铁(Raoul David Findeisen)教授担任主讲人。院长谭平教授、党总支书记陈静副教授、重点学科负责人邓经武教授、张起教授、张晓霞教授等多位教师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冯先生首先以“什么是转译”这个问题向学生们发问。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冯先生指出,转译就是复译,是被蔑视的世界文学交流上的现象,是第二次翻译;是不靠原文,通过中介语进行的翻译。

在经典化现象的讲述中,冯先生以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欧文早期文学的贡献来说明“经书”不等于“经典书”;同时他还讲到“经典化”及“经典制造”一般不注意翻译文学的特殊地位;其次他还为在场同学解释了“典型性”的定义和典型化的工具,即文选、大系、精华、学校读物、文学研究工作者等。

在转译现象的背景及原因的讲解中,冯先生举出了鲁迅一生中在翻译方面花的时间比创作花的时间多5、6倍的例子,指出了翻译活动的重要性。随后,冯先生结合历史上中国人出国留学、传教士传教的历史背景,列举出了梁实秋、林纾、郭沫若等人及其文学作品,肯定了他们在翻译中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翻译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冯铁先生总结道:“研究翻译文学要回到文学的本质,即使用具体语言的文本;少读‘打到经典’或‘另类经典’;多研究经典制造、复杂过程作为‘文学进程’。”而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则是最基本的前提。

冯先生的讲座让在场同学对中外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交流有了新的认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师生觉得,在正在进行的“西方汉学”教学专题中,一位著名的西方汉学家“真身”出现在成大,会更好地推动教与学的顺利发展。


 
最新发布
05-25
10-18
10-17
10-17
10-17
10-15
10-12
10-10
09-24
09-22
 
学院新闻 更多... 
05-25
10-18
10-17
10-17
10-12
 
教学工作 更多... 
09-20
07-04
07-01
06-20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