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4日,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主办的“新文学:经典与问题”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学者参与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成都大学副校长杨玉华致辞。杨校长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成都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学科建设发展情况。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段从学介绍了会议筹办相关情况。他提出近年的现代文学研究旨在经典化的基础上重新发现问题,激活现代文学的研究可能。会议以“现代文学经典的问题化”和“经典问题的现代文学书写”为目标,对现代文学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结构性意义的知识节点做出新的阐释。
在主题报告中,三位著名学者围绕"新文学:经典与问题"这一主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精彩发言。
四川大学李怡教授报告的主题是《40年代文学研究的几个新概念》。他认为从80年代至今,40年代研究不断发生变化。考察其中的凸显与调整可以看出学术运动的方向。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新概念的产生,新概念对旧概念的调整和变化,如抗战—战争,凋零—成熟, 国统区/解放区—多个区域的文学, 工农兵—人民等。他围绕以上四个新概念的产生解释了40年代文学研究的内核。
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的报告《地图在动:“胡焕庸线”与“40年代文学”》从中国地理学界如何用地图的方式来回应帝国主义的侵略,如何来看待40年代文学入手,认为“胡焕庸线”描述了农民主体的出场,改变了原本的现代化叙事方式。“胡焕庸线”建立在整体的中国的领土空间基础上,破除“本部”与“边疆”的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和刻板逻辑,为新的“民族-人民”视野的打开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民族-人民"视野的浮现,既极大地改变了“40年代文学”的面貌,同时也为重新认识“40年代文学”的整体形态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北京大学的吴晓东教授报告的主题是《1940年代长篇小说的观念视野与艺术探索》。论题主要以小说观念的探索性与挑战性、对既有模式的突破以及《财主底儿女们》的意义、40年代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长篇小说视景的未完成性四个方面展开。他提出1940年代的长篇小说表现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错综复杂关系,《财主底儿女们》虽然称得上是卢卡契总体性意义上的史诗,但也是一部匮乏性的史诗。如何在世界性的地缘政治中理解40年代文学的问题也很重要,1940年代长篇小说领域的“现象级”的写作现象——“未完成性”是一个巨变时代在小说形式层面的症候性体现。
在其后的分论题报告中,学者们围绕解放区文学及其他、赵树理及其他、与“内地经验”有关三个主题展开。华东师范大学的孙晓忠,北京大学的路杨、姜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哲,以及我校的段从学、袁联波和罗文军等学者做了相关报告发言。
会议闭幕式上,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筱玲对与会专家表示了感谢,希望在学科建设上得到大家更多支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萨支山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现代中文学刊》祝贺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希望新时代的研究者与当下社会保持密切的关联,产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