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师德师风举报    |     科普基地                                                                                                   学院官方微博     |        院分团委微博

 
我院杨玉华教授一行参加 “数字时代中国俗文化与古代文学学术会议 暨四川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筹备会”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11-19
  查看:
  来源:

    2024年11月16日上午,数字时代中国俗文化与古代文学学术会议暨四川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筹备会在成都家园国际酒店召开次会议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杨玉华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米昊阳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张雪倩、张瑜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王兆鹏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第一场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跃进,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曾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中华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艾莲、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王彤伟、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剑平等知名学者分别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山东大学教授刘培、浙江大学教授徐永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赵义山、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王兆鹏等著名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研究领域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16日下午,与会学者分为“中心与地方”“俗文学与域外”“数字与艺文”三个小组进行研讨。米昊阳老师“古代成都武侯祠的景观生成与文学书写变迁”为题,从城市景观发展的角度,结合历史与文学,探索成都武侯祠的构建与壮大及其文学书写的传承与变迁,揭示了历代入蜀官员及文人融入当地并创造城市景观的进程并展望了武侯祠文学景观的后续研究思路。杨玉华教授赠送了《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集刊最新第一辑给会场的各位参会学者,收到了各位学者的热烈好评。

17日上午,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王猛主持大会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四川师范大学汤洪教授担任评议人。报告会上,杨玉华教授以“试论巴蜀文化对杜诗经典化的贡献”为主题,对杜甫诗歌经典化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揭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催生了杜甫诗中的名篇佳作,并对杜诗的经典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杨玉华教授指出,巴蜀地区山水相依的自然风光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热情,“元白”等具有巴蜀文化情结的唐代文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等宋代文坛领袖以及江西诗派等理论流派的普遍推尊合力完成了杜诗的经典化。最后,杨玉华教授提到“千家注杜”现象,尤其是蜀人赵次公、郭知达的杜诗研究与注解,为杜诗的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杨玉华教授的报告不仅为听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杜甫诗歌,也为巴蜀文化的研究展现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会议的闭幕环节,陈伦敦、王珂、王涵三位代表分别就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了学术性的陈述。随后,四川大学的丁淑梅教授对整个会议的学术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会议取得的成果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会议的尾声,由四川大学的文科讲席教授以及四川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筹)的主要发起人王兆鹏发表了闭幕词,他对所有参与会议的专家学者对学会成立准备工作所给予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表达了对未来大家能持续关注和支持学会发展事业的期望。

本次会议聚集了众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数字时代中国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开创了四川省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图:张瑜 米昊阳)



 
最新发布
11-25
11-25
11-25
11-24
11-20
11-11
11-11
10-28
10-25
10-25
 
学院新闻 更多... 
11-25
11-25
11-25
11-24
11-20
 
教学工作 更多... 
11-07
09-20
07-04
07-01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