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与哲学探究学院客座副教授、同时兼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的张钊贻老师莅临我院,进行了题为“论鲁迅对否定汉字立场的质疑”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罗文军教授主持,吸引了本院部分教师、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聆听,同时还有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及我校师范学院的研究生参与交流互动。
张教授首先围绕鲁迅关于“否定汉字”的相关论述展开,通过详尽的文献分析,指出某些极端言论并不能确凿地归因为鲁迅本人所言。进而,他深入探讨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及1930年代初期的相关态度,揭示出其客观且理性的观点。随后,张教授对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讨论的政治背景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当时“汉字拉丁化”主张所蕴含的多重问题,并据此分析了鲁迅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及其策略性回应。他认为,鲁迅并非倡导“全盘西化”,这一立场与鲁迅对传统文化所持的历史性及辩证性认知相悖。鲁迅的相关论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策略性表述,即“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而并非真正意图否定汉字。
张老师是澳洲昆士兰大学历史与哲学探究学院客座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曾任教于南洋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担任东亚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会学报编委、国际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近年集中于鲁迅访港史实考订及“鲁迅传统”等问题研究。主要专著有 《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从〈非攻〉到〈墨攻〉—— 鲁迅史实文本辨正及其现实意义探微》等,编著有 Nietzsche in Chin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ANU, 1992)、《尼采与华文文学论文集》、《鲁迅粤港时期史实考述》、Lu Xun and Australia (Melbourne: Australian Scholarly, 2016)等。在本次讲座中,张教授不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还巧妙地融合了传播学、历史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在场师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思考。我院研究生亦结合自身研究心得提出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最后,罗文军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此次活动旨在深化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对相关文学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同时,他还表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紧密关注时代发展需求,而非盲目追求机械化的指标、技术化或功利化的目标,学院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资源,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张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