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师德师风举报    |     科普基地                                                                                                   学院官方微博     |        院分团委微博

 
刘兴均教授解读中国古代礼仪的功用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6-11-23
  查看:
  来源:


本网消息(文/图 唐子棋 )1122日晚,文新学院刘兴均教授于四教开展主题为“中国古代礼仪禁忌的性质、功能及其当代价值”的讲座。学院2016全体学生到场聆听

刘兴均先介绍了个人求学经历,并以“人民教师应‘毋以蒙童的无知为幸,奋起悱发,甘作人梯。摇撸撑篆,乐为艄公’”的教学感悟开启了讲座。

刘兴均以“华夏”二字开篇讲述我国古代的礼仪禁忌。提出禁忌是古今中外均存在的一种复杂文化现象,是对神圣或不洁事物的回避。以“朝夕哭,不避子、卵”为例,简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特殊日期、事物、自然现象的敬畏。刘教授认为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将古代禁忌视作封建迷信加以抵制,但其中蕴含的“敬畏之心”仍然适用。刘教授对比中西礼仪,通过《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指出中国古代禁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与礼仪文化、民俗文化、汉语字词谐音关系密切。其大多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交际方面,体现出强烈的道德伦理色彩,具有浓厚的礼仪文化特征。

刘兴均说到礼仪作为古代人际交往的准则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一可正言行,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二可严尊卑,教导学生尊重父母、老师,端正态度;三可防淫乱,规范人际关系;四可正人伦,孝敬尊长,团结兄弟;五可避祸害,趋福远害,天人相合。

刘兴均多次提到他在韩国的经历。他说,当今韩国礼仪继承了某些儒家的礼仪观念并且在礼仪的遵守上令人心生敬意。我们也应传承、遵守我国的优秀礼仪,避免文化断层。

讲座重新解读了儒家文化与礼仪,发掘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之处,学生们表示日后会更加重视自身的行为规范,塑造谦敬有礼的文新学子形象。


 
最新发布
11-25
11-25
11-25
11-24
11-20
11-11
11-11
10-28
10-25
10-25
 
学院新闻 更多... 
11-25
11-25
11-25
11-24
11-20
 
教学工作 更多... 
11-07
09-20
07-04
07-01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