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师德师风举报    |     科普基地                                                                                                   学院官方微博     |        院分团委微博

 
跟随阎嘉教授体验“时空压缩与后现代审美”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6-05-19
  查看:
  来源:


本网讯(文/殷晓燕)512日下午,在7202教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审美体验,无论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是听觉上的震撼,都让在场的师生共享了一次饕餮盛宴。

此次讲座,由成都大学教务处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邀请到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阎嘉教授为大家倾情开讲。

阎嘉教授长期致力于西方文艺理论、文艺美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曾经到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和东亚系做访问学者,并从事英文学术文献译介工作。阎嘉老师以英国著名学者戴维?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入手,由浅入深地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时空压缩”,并配合非常具有视觉效果的图片,将大家带入了一次美妙的时空之旅。

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愈益发达情况下,原本遥远的距离,通过先进的交通工具可以将以往遥不可及的距离缩短为几个小时,形成了跨越空间的时间缩短(时间的空间化)和跨越时间的空间压缩(以时间消灭空间),使空间明显缩成“地球村”。

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中“福特式”大规模、集中化生产,变为了小规模、灵活式生产。物质生产的根本没有改变,但在外形上的不断变化,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时空的压缩,使得物质产品的外观不断改变,它成为一种符号消费价值表征,由此带来审美体验的不同特征,即: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审美取代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突出强调“符号价值”;短暂性和即时性表现明显;大量使用碎片化的拼贴手法。

艺术上的改变则较为明显,原有的手工艺术和具有高贵价值的真迹逐渐被“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所代替;艺术创作中更多地使用了技术拼贴和碎片化的手法;越是优美典雅、被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形象(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越容易被后现代手法所恶搞,反而在青年当中赢得了颇多受众,成为大众美学。

由此可见,分裂的空间取代了叙事的连续性,从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的过渡,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带给人们在艺术创作上的传统颠覆与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阎嘉教授最后认为,我们唯有尊重时代发展,并接受时空转变,才能享受另类艺术带给我们的审美快感。

讲座结束后,阎嘉老师还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阎嘉简介:

阎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和东亚系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视觉艺术学系和文学系客座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理论、艺术学理论、文化研究、英文学术文献译介工作。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多次主持国家级、教育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次获教育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最新发布
11-25
11-25
11-25
11-24
11-20
11-11
11-11
10-28
10-25
10-25
 
学院新闻 更多... 
11-25
11-25
11-25
11-24
11-20
 
教学工作 更多... 
11-07
09-20
07-04
07-01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