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高水平搞好竞争力学院建设,明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文新学院于2015年9月1日,在新学期开始的前一天,召开为期一天的《国学经典导论》教学研讨会。学院领导和该课程全体教师参会。
谭平院长介绍了《国学经典导论》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以及召开这次研讨会的重大意义。张建锋院长对研讨会提出具体要求,要求研讨会着重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研讨:第一是如何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现实困惑来进行教学定位和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二是课程的考核方式如何改革。
会议分两个部分。上午邀请课程组内三位教学经验丰富,学生口碑极好的前辈老师进行教学示范。程建忠教授做了《孟子》一章的示范,他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与思考,讲授平易近人,如叙家常;谭平教授做了《朱熹》一节的示范,他将朱熹放在宋明理学复兴的文化背景之下,结合宋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时代变化,感同身受地阐释朱熹曾经的困惑与探索。周明圣教授则对《现代新儒学》进行示范。他将现代新儒家的诞生与发展还置于传统文化式微、西方文化进逼的历史语境之下,又将现代新儒家的未尽思考与中华文化前途探索紧密结合,以图唤起学生的当下思考,激起学生的文化使命感。该课程的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万平老师向广大老师介绍了本课程在教务平台积累的详实的教学材料,以及可供下载的入口和路径。
下午会议进行分组讨论和大会汇报两个环节。在分组讨论中,各组长带头说课,每位老师轮流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框架与思路,甚至一些教学中穿插的、效果较好的小故事,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老师们一致认为,国学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体验古代哲人之探索、品味古代艺术之美感;必须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水平,以唤起学生背景知识对国学讲授的响应;在教学中,既要有理论自身的逻辑脉络,又要照应现实社会问题;讲授中,着重把握理论简单化、故事生动化、问题现实化几个方向等等。
这是《国学经典导论》成为校选必修课程之后的第一次教学研讨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课程组的国学教学将面对更多专业的班级和同学,教学任务更为艰巨,教学环境也更为复杂。为了促进教学交流,共享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质量,课程组决定以后还将不定期举办类似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