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15时50分,我们如约来到张建锋副院长所在的2110办公室,刚到门口,就看到学生和老师们熙熙攘攘地进进出出。一走进四位老师共用的办公室,张老师就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黑色笔记本,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很礼貌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着说:“你们来啦,走,我们找个安静点儿的地方谈。”
来到一间空教室,没等我们开口,张老师反倒先和我们拉起了家常,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张老师:依然戴着那副眼镜,还有以前没有发现的两个浅浅的酒窝。我们紧张的心,在此刻平静了下来,采访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凝聚力,是团队建设的关键
记者:2009年10月在文新学院校级科技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会议上,学院对团队提出增强凝聚力,以促进科技团队建设的要求,可以谈谈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措施吗?
张老师: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增强团队队员的凝聚力的。一是凝炼学科方向,凝聚学术队伍。多维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五个研究方向: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资源开发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现代诗学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和四川新文学的文化生态研究。这五个研究方向可以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历史学等二级学科,这样可以让老师们更好的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样一来团队就能围绕研究方向聚集在一起,形成团队优势。
二是以课题为龙头,形成集团力量。文科教师搞科研,一般都是单兵作战弄论文,而做课题研究则需要大家团结合作。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完成一些论文指标或者经费指标,而是要在学科领域里有所建树,在四川新文学研究上居于领先位置。通过申报更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整合团队力量,形成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就能增强向心力。
记者:那么团队成员平时是如何交流的呢?
张老师:我们团队的老师平时就是“摆龙门阵”,哪里碰到,就针对课题和自己想到的观点聊天。我们的研究还基本处在起步阶段,我们经常会去参加与我们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如果会议是在成都或者一些比较近的地方举行,我们就会结伴前往,与兄弟院校的同仁们相互切磋、讨论,在“取经”中找到我们自己的路子。从今年开始,我们可能会在一个相对集中或固定的时间里进行交流,比如召开学术年会,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交流。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
记者:在3月28日的学院科技团队建设研讨会上,您提到了团队的“全开放式状态”,您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吗?
张老师:“全开放式状态”是说,我们的团队随时都欢迎文新学院的老师甚至其它学院的老师加入进来。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方式?第一,团队需要进行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流水不腐”,团队有一个核心队伍,不断有新生力量、年轻学人进来,不仅可以壮大团队力量,扩大团队影响,而且可以增加团队的研究能力。第二,一个人的学术兴趣是会变化的,如果一条路能走到底,“坐十年冷板凳”,当然好,如果在中途拐个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非常好的。第三,老师们也可以在不定期举行的研讨会上进一步了解团队的情况,视其科研情况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团队的鞭策作用和个人的内驱力,让老师们可以随时给自己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记者:那就是说,每个老师都是完全自由的,可以随时加入团队,也可以随时退出团队。
张老师:对,我们的老师是完全自由的。开学之初,我们学院提出一年的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上台阶,质量工程出成果”。“课堂教学上台阶”,通过院级“教学名师”的评选活动来推进。“质量工程出成果”泛指我们学院的校级重点学科、科技团队、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改项目等都要取得相应的建设成果。我们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来选择,你种瓜就得瓜,你种豆就得豆。只有喜欢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只有爱好才会一心想着把它做好。
记者:如果有老师,同时对几个研究方向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又具备这几个方面的才能,那允不允许他同时加入几个团队呢?
张老师:当然允许了。像邓经武教授,他是文艺学重点学科的首席教授,又是我们这个四川新文学研究团队的骨干力量。 “双赢”,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记者:科技团队的研究工作,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老师:有。就拿我们多维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团队来说,因为我们团队的主要成员都是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四川新文学在全国影响很大,像郭沫若、巴金、李?人、沙汀、艾芜、何其芳、阳翰笙、周克芹、阿来等都是教学内容之一,我们的研究是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深化,对教材内容起到扩充作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同学们举出身边的例子,家乡的例子,同学们会有一种“现场感”,教学内容的“乡土化”拉近了专业知识与同学们的距离,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理解记忆会更加容易。我们的研究与课堂教学是紧密相连的。
记者:团队建设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不能详细给我们解释一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张老师:就拿我们学校评选“教学名师”来说吧,除了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有很高的要求外,还在教学研究、学术研究上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不否认,现在有这样的老师,有的是课堂教学水平高,但是在教学研究、学术研究上有所欠缺;有的是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有提高的空间。我们搞团队建设,可以为老师们营造一个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提供一个学术研究的平台。
在今年,为了配合学校的“教学名师”评选,我们学院展开了院级“教学名师”的评选活动,既强调课堂教学质量,又看重科研水平。“教学示范教师奖”是由课堂教学水平决定的,而院级“教学名师”就要看学术研究水平了。这样做,对老师们来说,在课堂教学上有了一个示范,可以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学术研究上有了一个导向,可以促使学术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种“双赢”。
挖一口深井,我们相信,会有井水……
记者:据了解,多维视野下的四川新文学研究团队,相对于其他的研究团队而言,研究面是很窄的。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请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思想上有没有动摇过?
张老师:的确是这样。从研究范围上来看,我们的研究对象是非常窄的;虽然有五个研究方向,但终归是在四川新文学的范畴内。真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老师不多,感兴趣的老师也不是很多,与其他的团队相比,是有点“势单力薄”。但是,正因为窄,这一块地就可以精耕细作,可以深挖;虽然人数少,但是我们都是从内心里热爱的,也有着较长时间的研究和积累。我们是以共同的研究兴趣而存在的团队,因为喜欢,所以存在。况且学校在经费上还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没有理由不做好。对我个人而言,四川新文学研究,是我的学术生命,我非常敬畏。
记者:您可以介绍一下团队的未来目标吗?
张老师:我们凭着一份执着走到一起,唯愿我们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是学术的而不是功利的。我想,我们的目标是真正成为四川新文学研究的高地。我们的研究范围决定了我们只能在一地挖井,但是我们始终相信,挖一口深井,总会有挖到泉水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