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师德师风举报    |     科普基地                                                                                                   学院官方微博     |        院分团委微博

 
多角度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 多方面反映大学生就业现实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2-11-12
  查看:
  来源:

本网讯(通讯员 朱浩)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何巨大?是大学教育与市场对接偏差?还是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或是企业用人标准过于苛刻?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针对这一问题,日前,记者走访了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高中前任校长易国栋老师。

记者:“易校长,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大学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吗?”

易国栋:“我个人认为,大学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相对于义务教育来说,大学的教学方式充满了自主性和创造性。”

记者:“那我可否理解为,您是指义务教育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易国栋:“义务教育体制是针对我国现实国情制定的,作为应试教育的代表,我认为它确实对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应该选择最符合现实国情的教育模式,所以目前来说,义务教育依然是大方向。”

记者:“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缺少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吗?”

易国栋:“任何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综合的因素,例如拥有强大语言能力的人,一定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大学生缺乏的是灵活变通的综合能力,懂得变通才懂得将固有的思维激活重组,如此才可以打破常规束缚,才能够突破创新。”

记者:“易校长,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他们无法学以致用吗?”

易国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之所以无法运用于现实,关键在于他们处理知识的方式。”

记者:“怎样的方式有助于就业呢?”

易国栋:“反思是必须的,在不同的情况下,相同的知识可以有不同的运用方式,只有不断反思知识的多样化性质,并时常对自己提出疑问,内化所学知识,才是学以致用的最佳方法。”

记者:“能举一个具体例子吗?”

易国栋:“比如对于学习摄像的人来说,理论上强调了镜头稳定的重要性,但假如是拍摄一段欧美风格的劲爆歌曲MV,镜头的摆动才能更好地体现音乐的律动感,此时如果再生硬地照搬理论,估计他的饭碗就该没有了,所以懂得内化知识才不会被理论束缚,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记者采访完易校长之后,针对企业用人标准的问题又前往金科股份集团成都分公司采访了金科成都分公司营销渠道经理?任重远

记者:“任经理您好,请问贵公司每年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人数大概是多少?”

任重远:“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招聘人数都不相同,成都公司每年招聘的毕业生在10?30人之间。”

记者:“应聘的大学生人数有多少?”

任重远:“成都公司每年应聘的大学生人数大概在3000人次以上,还不包括许多只投送简历的应聘者和社会人员。”

记者:“招聘人数与应聘人数的比例相差很大啊,能告诉我们具体的原因吗?”

任重远:“首先是公司招聘的职位和编制是有限的,而且应聘者数量并非是招聘单位可以确定的,随着每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逐步增多,这种人数比例的现象只会呈现正增长趋势。”

记者:“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主要是通过那几个方面来考核?”
任重远:“就我所知的一些大型企业来说,针对大学生的用人标准大概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看重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另一类则是看重你的学历以及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和奖学金等。”

记者:“这两类中存在优先顺序吗?”

任重远:“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偏向于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者,对于国企和外企来说,学历会成为入门标准,当然也会有例外存在,但大方向基本是这样。”

记者:“为什么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考核的呢?”

任重远:“企业用人的第一原则就是将用人的成本降至最低,把所用之人所能创造的利益放大到最大化,所以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类大学生往往是民企的首选,如果没有工作经验,企业就会着重新考查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最能直接表现学习能力的自然是学生的文凭以及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和奖学金,尤其对国企来说,良好的学历背景才能满足这种特定的企业文化背景,而外企则是取最优为原则,顶尖学生中自然是经验学历都满足了。”

记者:“对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您怎么看?”

任重远:“我个人认为可能有这几个原因:一是大学生机械化的学习理论而没有结合现实环境,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就业技能;二是人际交往能力缺失,团队合作意识差,不懂得如何迅速的融入陌生的环境中;三是自信心不足,缺少强烈的求职竞争意识,很少主动为自己争取最后的机会;四是没有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的踏足社会。”

当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任经理又补充了一番话:其实我并不认为大学生就业很困难,现在的中国社会并不缺乏就业机会,可能更多的原因是当代大学生没有客观理性的给自己定位,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是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的一种常见心态,可能更多地情况并不是他们没有机会而是他们放弃机会。
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毫无疑问,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但是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机会大国,无数外企和异国友人来到这里寻找机会,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本土作战真的就有那么困难吗?也许真的就像任经理所说的那样,当代大学生是否应该更多地反思自身的因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抱怨外在的环境条件。

 
最新发布
05-25
11-25
11-25
11-25
11-25
11-24
11-24
11-20
11-19
11-18
 
学院新闻 更多... 
05-25
11-25
11-24
11-19
11-18
 
教学工作 更多... 
11-07
09-20
07-04
07-01
06-20